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珠坦双城生活6年总结 “土豆比珠海8毛”

发表于2009-05-13
 1982年出生,27岁的杨磊笑言自己是一个“两栖人”。工作近6年的他,在珠海保税区上班。2007年6月来珠海工作,当时觉得珠海的房价很高,而周边的坦洲房价一半多,让他颇为心动。工作那年的10月份,他就决定在坦洲买房,此后的6年,开始每天在工作地和坦州间奔波。


每天的生活轨迹大致如此:上早班,清晨5点半就得起床,5点40分出门赶到巴士站,坐从坦洲到拱北的车;大约6点10分在翠微下车,然后坐5路公交车到湾仔,6点40分左右到站。之后再转车到保税区大门口,步行20分钟到公司。碰到错过公交车的时候,就得花几十元打车去上班。“珠海没有公交车开到小区,而楼巴要时才发一趟车,很难等。”为此,一个月前,他专门去买了车,从此摆脱了一天来回坐近3小时公交车的日子。


住在坦洲,他最大的感受是生活成本低了不少。坦洲的房价比珠海低,这是他购房时考虑的首要因素;其次,坦洲的物价也偏低。“比如说,坦洲的土豆一斤有时候能比珠海8毛钱,菜价平均下来都比珠海一些。每天在家做饭,能省不少钱。”但对80后的年轻人而言,他会觉得坦洲的业余生活不丰富,“坦洲没有很好的健身场所,也没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”朋友们聚会还是会选在珠海的闹市区,他又得开车出门。其实,还是得珠中两头奔波。


作为在中山居住的珠海人,杨磊打趣说自己居住在两个城市的“边缘地带”。他的朋友圈子在珠海,但是他每天必须回坦洲住,这让他会觉得有些“尴尬”———几乎没有把自己融入到中山人群体中,但要在中山营造自己的生活。对于未来,他最大的愿望是在珠海买一套房子,主要是为以后的家庭生活做打算。“我的户口在珠海,家在中山住,以后孩子要在家读书的话,在中山借读需要交一笔借读费,太麻烦了。”


当然,他的脑海里也勾画出一个愿景,希望珠中同城化后,、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也能平等共享,互通无阻。
上一页|1|
/1页